宁河和芦台名称来历传说

zhiyongz 阅读: 2024-09-18 13:38:24 评论:0

宁河县为宝坻县地.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由宝坻县析出单独置县,适逢怡亲王开浚宁车沽河,故将该县定名为“宁河县”。“宁河”与“静海”两个县名形成对仗,从语义上分析,这两个县名的语义是“使渤海、海河地区永远太平宁静”。(仅供参考)接下来说说芦台的得名,这其中可有一番故事呢!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朝鲜半岛。回途中经由此地,在现在的唐山大城山驻扎,其爱妃曹妃不幸病逝。李世民念其爱妃,特别允许使用国名,将此山命名为唐山。之后成为市名。估计曹妃甸也得名于此吧!

军行至现芦台镇地区,李世民称此地必成军家必争之地,因为唐山-秦皇岛-锦州一线,一面临山,一面对海.而到了芦台却豁然开朗,芦台是这条走廊的尽头,是华北平原的后门。李世民担心朝鲜的事(明朝时朱元璋起的名字,李世民时代不叫这个名字,隋朝唐初朝鲜半岛是百济,高句丽和新罗三国),随即要求李家军在此地设观防台,用于发现关注敌军,随后驻扎军队,根据驻防方向部下东大营军和西大营军,即为东大营和西大营两地地名的由来。当时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李秀宁在西大营军附近率一方炊事兵管理建设观防台的士兵的伙食,因李秀宁曾出家为尼,人称李姑姑,后来此地就称为”皇姑庄”。建设过后,李家军留下东西两大营军和一个将领驻守芦台,其他人等班师回朝.后来士兵想要知道自己在何处,好给家人个交代,大家都知道芦苇是我们的特产之一,后来士兵们以”芦苇之上观防台”告之家人,时间一久就简称为现在的”芦台”了。


部分内容源于互联网,请仔细甄别真实性!如涉及关于钱的内容,更请谨慎对待!网址:https://tashuo.net/articles/37884.html

标签:宁河芦台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