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单论“立嫡以长”的礼法,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是个错误?(深度揭秘)

zhiyongz 阅读: 2024-05-13 11:12:58 评论:0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什么说从礼法上讲,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就是个错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明朝爆发了“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被叔叔燕王朱棣推翻。后世人在总结时都认为:朱元璋在选择继承人上犯的错误是导致“靖难之役”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朱允炆不仅是自身才德与亲信大臣班底不足以应对朱元璋死后的复杂朝局,单论古代“立嫡以长”的礼法,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就是个错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明成祖修改了史书,如今已经无法了解朱元璋皇子生母的具体身份。但可以推测出朱元璋并没有嫡子,所有皇子都是庶出,朱标是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以庶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的。

因此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几个年长的皇子(朱樉、朱棡、朱棣)按照礼法都有皇位继承权。为了杜绝皇子间的纷争,朱元璋决定跳过皇子,从太子一系的皇孙(朱标之子)中挑选继承人。

  朱标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朱雄英是太子妃常氏(常遇春之女)所生的嫡长子,但不幸早夭;次子朱允炆是继妃吕氏所生;三子朱允熥是常氏所生;四子朱允熞和五子朱允都是吕氏所生。

  朱标去世时,还活着的儿子里最年长的是朱允炆,但三子朱允熥不仅年龄相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他是名副其实的嫡子,而朱允炆则是继妃所生的庶子,在礼法身份上弱于弟弟朱允熥。

  可是朱元璋却没有选择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这在“立嫡以长”的礼法上是不太合适的。这也导致朱允炆登记后的自信一直不足,也是他急躁地实行“削藩”政策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部分内容源于互联网,请仔细甄别真实性!如涉及关于钱的内容,更请谨慎对待!网址:https://www.tashuo.net/articles/21159.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